全国人大代表林蓝:

建议抢救式收集老艺术家口述史料

广州日报 2024年03月05日 张姝泓

林蓝

扫码观看更多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镜州

  随着新学期的开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这些天里忙得“脚不沾地”。安排好学校里的各项事务后,她又马不停蹄地飞赴北京。今年,林蓝带上了一件“宝贝”进京——“英雄花开英雄城”主题巴士设计作品,这是林蓝为大湾区创作的新作品《湾区新艳》。

  经过一年的学习和调研,林蓝今年的履职脚步,走得更稳了。她决心带着文艺界的心声,发出两会的文化强音。今年,她提出,建设“国家艺术大家档案”数字化平台,“抢救式”收集老艺术家口述史料,让热辣滚烫的文艺战线精神文脉得以传承。

  作为人大代表,不仅需要在会期积极履职、建言献策,也要在闭会期间下足功夫。从广东画院到广州美术学院,从面对成熟的优秀画家,到面对一群美术学子,过去一年,林蓝的工作生活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此前,林蓝带队进行了二十多次调研,深入了解广东各地市、各年龄阶段的艺术从业者及学子迫切关注的议题。“如何为老中青艺术工作者提供一个好的创作环境、平台和机制,是我们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接下来的工作、建议都会围绕着这些方面来进行。”

  基于长期观察和调研,今年,林蓝提交了《关于建设“国家艺术大家档案”数字化平台的建议》。她介绍,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在东、南、西、北、中等区域布点成立八大美院。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第二、第三代艺术家们,现在已经进入90岁、80岁、70岁左右的年纪。

  “他们不光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的见证者,其自身的艺术历程更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林蓝目睹了多位艺术大家的离世,深感痛心。她认为,如何去研究好、挖掘整理好、保护归档好,同时传播利用好他们的鲜活故事和文脉精神,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对此,林蓝建议设立“国家艺术大家档案”数字化平台,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口述影像实录的方式,尽早尽快抢救式地留存他们的影像资料,全面保存和展示文艺战线的时代风貌、艺术家风采、人文精神,传承国家文化记忆。

  “过去我们的艺术家档案主要以文本、图册等形式存在。在当下,只有进行数字化转型,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提高研究效率,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林蓝说。

  林蓝在建议里提出,打造“987”口述史工程体系,为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第二、第三代艺术家们留下重要的口述影像资料,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研究留下第一手资料。“作为历史亲历者及见证人,他们的口述史料具有文献资料无法涵盖的丰富信息及鲜活度,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广州日报豪情满怀向春天 全国两会·热话题A5建议抢救式收集老艺术家口述史料 张姝泓2024-03-05 2 2024年03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