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广州日报 2024年03月07日 谢绮珊 何瑞琪 苏赞 林霞虹 方晴

王小广 中央党校教授

陈广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分党组书记

高天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

   俞祝良 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科研人员调试火箭设备。

  学习金句

  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要务实建言献策,助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辅导员 王小广

  中央党校教授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产业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因此,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面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在各行业形成自立自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足,科技整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要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非下大力气不可。在政府层面,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确定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列出重点产业链、战略行业及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清单,按照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等统一规划、分类突破。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又要发挥好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从制度建设上讲,就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支撑全面创新的基础性制度。

  同时,也要看到,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风险投资机制是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三个要件。为此,要深化教育与人才体制改革,打通各种限制人才资源优势发挥的体制机制堵点,形成崇尚创新、尊重知识、注重人力资本价值的社会氛围;要补齐知识产权保护在法治建设上的短板,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与发展条件;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创新型金融发展这一关键瓶颈,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提供强大的风险资本支持,提高创新回报率和成功率。

  另外,在产业层面,要通过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加大科技、人才和资金的集中投入,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对事关国家迫切战略需求的领域(如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深海装备、碳中和技术等)进行战略攻关,力争到2027年使50%以上的重点产业领域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大多数重点产业领域科技自立自强。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到2035年80%以上重点产业领域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绝大部分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都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谢绮珊

  图/受访者提供

  打造湾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科学装置集群

  陈广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分党组书记

  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产力提升的关键要素。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我们知道,基础研究能力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产业链加速重组大背景下,强化基础研究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创新以及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尤其重要。

  聚焦原始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中国的科技创新高地,特别是多个大科学装置加速落地,如中国散裂中子源、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装置等,为大湾区提供硬核科技支撑。不过,在原始创新能力方面,大湾区基础研究投入占R&D比例仅为4.7%,与国际一流湾区相比还有待提升。

  我建议,在大湾区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大科学装置投资规模大,需要国家统一部署、统筹考虑,避免重复建设。建议中央协调完善部省协同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运行机制,支持大湾区在相关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和自主技术创新部署。同时支持香港、澳门地区深度参与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行,融入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家创新体系并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健全大科学装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强化对产业尤其是对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促进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以实现从产品到产业的结构性变革,从而带来引领效应。

  本次两会,我还带来一份建议,尽快启动大湾区同步辐射光源建设。同步辐射光源在广东已有完备的建设条件,建成后可以形成大科学装置集群优势,更好服务于大湾区国家战略和人才高地的建设。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原始创新需时间积累 科技成果转化需耐心

  高天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

  总书记指出,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我们看到,“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都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高频率热词。而新质生产力源于哪里?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这些都是实践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在我看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离不开原始创新。今天我们看到的很多应用其实最初都源自原始创新。从原始创新到产业落地,中间的确有一段路程,这条路非常难,但它是推动科学研究的关键。而且如果要走这条路,就一定不能急,要有足够的支持环境,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当我们完成了从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的过程,这时,我们的产品放在国际市场上才会有足够的竞争力。

  在一些科技难题上,我们可以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力量一同攻克。但更多时候,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需要依靠科学家根据自己的好奇心找到一个方向,沉下心研究,最终才有可能产出成果。我们也看到,科技创新需要一代代人的共同推进。这时,我们要积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年轻一代,将创新融入教育中去,并为科研创新营造良好环境、配置资源。很高兴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科技部部长在“部长通道”上表示把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作为长期的战略性工作。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解决“卡脖子”难题 加强培育自主科创人才

  俞祝良 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我国经济社会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要行稳致远,必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我2008年回国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工作,目前正带领团队开展脑机接口、智能机器人研究。脑机接口和智能机器人都属于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当前,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行业、企业及科研学者共同奋进,农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应用于各行各业。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在算法研究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人工智能的基础领域,如计算硬件、人工智能软件平台等方面,我们依然处于跟跑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高科技领域,想从“60分”升到“80分”比从“80分”升到“95分”要相对容易。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把科技提升到95分、要领跑世界,必须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但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唯有埋头苦干、静心钻研,大力开展科研攻关,才能从“跟跑”,慢慢变为“并跑”,然后“领跑”。

  科研攻关,要解决的是未知的难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成的。一方面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科研工作者甘于坐“冷板凳”,敢于啃“硬骨头”。

  我特别期望我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技术能够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加强培育自主科技创新人才,持续推动现代化建设,解决社会与人民所急、所盼、所想,全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非常有幸我能够参与到这一领域,成为这一领域的见证者、践行者、推动者,我既感到无比自豪,又深感重任在肩,必将以梦为马,砥砺前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

  图/受访者提供

  广州实践

  推动科技创新“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

  汪洋浩渺,经略深蓝如何“续能”?广州的科学家把目光投向海洋温差能。

  去年8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传来喜讯,牵头研发的我国首套海洋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成功完成海试,标志着我国海洋温差能开发利用从陆地试验向海上工程化应用迈进。科研人员告诉记者,该装置如果满功率运转,可以一天工作24小时,正常发电将近500度,相当于120户居民的日常用电量。

  毫厘微处,人体奥秘如何“看清”?术中手持式医用伽马相机就是医生的“眼睛”。

  近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记者看到,这款“相机”已登上该中心首批立项项目的“货架”。它总重仅700克,能对生物体内的示踪剂进行动态成像,让医生在手术中就能手持拍摄、“一秒成像”,有望解决术中肿瘤细胞残余的难题。

  位于广州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全国三大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之一,正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成为“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大湾区科技创新枢纽。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上,广州积极对接高端战略资源,建设了一支包含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各类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王牌军”,它们擎举着科研大旗,在“卡脖子”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生物岛实验室发布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镜“太行”(TH-F120),打破国内透射电镜100%依赖进口的局面;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自主研制的喷墨打印OLED折叠显示屏已达量产水平,量子点关键蓝色材料与器件寿命突破300小时;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建成了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并投入使用,支撑我国航空航天、轮式装备、立体交通等高端制造业发展;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挂牌运作,2023年国家颠覆性技术项目立项中,来自广州的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二。

  应用市场需求是什么、技术突破难点在哪里,科研目光就投向哪里,科研力量就投向哪里。广州,正瞄准战略必争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通讯员南宣

广州日报豪情满怀向春天 全国两会·学习笔记A4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谢绮珊 何瑞琪 苏赞 林霞虹 方晴2024-03-07 2 2024年03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