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

广州日报 2024年03月07日 王楚涵、何瑞琪

  高端访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楚涵、何瑞琪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投资,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是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今年,投资重点领域在哪里?对企业和居民而言,哪些投资机遇值得关注?如何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巩固外资基本盘?本期高端访谈,本报记者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把脉投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核心竞争力 数字经济被寄予更高期待

  广州日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在您看来,今年投资的重点在哪些领域?

  魏建国:未来五年到十年全球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是各个国家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新质生产力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种飞跃,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新质生产力同过去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展的传统生产力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彻底改变人力资源、能源传统驱动为核心的增长模式,更重要的是新质生产力具有化低成本优势为科技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徐洪才: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息息相关的产业是重点领域。如5G作为万物互联的新一代技术,进入互联网领域,促进生产效率极大提升,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再如数字技术正渗透进技工贸、产供销等各个环节,让每个人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目前,数字经济被寄予更高期待,正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曾刚:当前投资的空间是很大的,每个领域都存在一定的短板,例如科技创新领域,还有很多技术创新需要进一步研发突破;设备更新迭代、产业转型升级等都需要进一步发展。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是扩大内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投资增长不仅带来直接的需求增长,而且会创造新增的收入机会和就业机会,有助于帮助消费增长、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对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的投资,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过,后续还需要一定的激励措施、财政补贴等,来推动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此外,投资过程中还涉及融资问题,需要匹配相应的金融服务,并引导更多商业资金参与其中。

  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 中国的投资机遇很多

  广州日报:在投资持续加码的背景下,对于企业和居民而言,投资机遇在哪里?如何把握呢?

  徐洪才: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而言,中国的投资机遇是很多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是可以抢占的新赛道,包括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相关的产业,以及助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投资空间。同时,银发经济值得关注,相关政策已经出台,要引导资金流向养老保障的服务领域,为银发经济市场发展提供充足的潜力。可特别关注绿色低碳,全面绿色转型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力企业可直接参与投资,也可以间接投资,寻找绿色生态、低碳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方向。

  对于个人而言,可以关注“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的投资机会。但还是要注重防控风险,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以委托专业的金融机构来帮助打理。

  曾刚: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好好把握国家政策引导的重点方向,特别是今年重点提到的新质生产力以及消费领域。可以重点关注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的未来产业、“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领域。此外,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将得到提振,相关行业、企业也将迎来发展机会,可以重点关注。

  以创新吸引外资 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广州日报:外贸外资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如何促进外资企业投资,加码中国市场?

  魏建国:要抓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之一。应该加大对创新领域的投入和支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和企业,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我国对新兴市场的贸易保持增长。在打造“投资中国”品牌的过程中,我国将通过加快制度型开放和改革,让中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更多相关政策和举措将在今年出现。

  虽然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但今年外贸趋势有望明显转变。而中国在加大吸引外资的同时,也会更加注重营商环境的优化,不仅仅会吸引大项目,还会吸引更多海外中小型企业的投资;不仅仅引入沿海城市,也会在中西部落地开花。

  徐洪才:各地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和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鼓励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积极申请加入CPTPP,这是当今世界最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近期,中国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以及全面放开外资对银行、证券、保险机构持股比例限制等,都向国际社会释放了积极信号。建议在银发经济、数字经济和低碳绿色等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积极参与。

  曾刚:要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如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标准制定,推动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打造“投资中国”品牌。还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领域,提高中国外贸的质效。

广州日报豪情满怀向春天 全国两会·热话题A8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 王楚涵、何瑞琪2024-03-07 2 2024年03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