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摇人”不如待遇留人

广州日报 2024年07月04日 刘硕

  评论员观察

  高考志愿填报期间,一份由黑龙江双鸭山友谊县卫生健康局发布的倡议书,号召本地考生报考医学专业,并承诺学生毕业后可由县卫健局统一调配安排岗位。目前该倡议书已被删除。(7月3日中国新闻网)

  打开这份倡议书,地方医疗系统的求才之心,都在字里行间显现。近年来,由于医学专业学科人才奇缺,多地卫健部门通过发出倡议书等方式,鼓励本地考生填报医学志愿、返回家乡就业。而这些新闻屡见报端的背后,是部分地区医疗资源薄弱、医疗技术空白等迫切的现实需要。

  事实上,这几年医学生就业正在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边是大医院竞争日渐激烈——按照此前一位医学毕业生的说法,其实习所在的医院去年招的博士或博士后,手上SCI论文的影响因子甚至超过了100分,大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态。另一边却是基层卫生机构闹“医荒”——有房子没人,有设备不会用,有人又没资质,有资质的千方百计想离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现象,着实令基层医院尴尬。

  如此强烈的对比,为何医学生不将目标投向家乡基层卫生机构?这背后有两组突出矛盾。一方面,是投入成本与基层待遇之间的矛盾。对于医学生来说,想要摘掉其中的“学”字,说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绝不为过。当前,各医学院的本科学制一般在5年左右,且自2013年开始,《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医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参加不少于三年的规培。先不说规培期间的种种辛苦,单是这近10年的求学生涯,学生所面对的精神压力、家庭需要承担的经济支出,都是一笔巨大的沉没成本。两相比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收入待遇、奖励机制等方面都缺少足够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是基层医疗体系建设与个人职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承认,编制是很多地方吸引人才的关键。2018年,《关于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的通知》发布,全面推行医务人员聘用制合同制管理。与此同时,相较于大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有限,医生在接诊上得到的锻炼以及后续的职业发展都会被限制。平台不强、地区经济发展一般、没有编制……诸多“硬伤”降低了基层卫生机构的吸引力,让很多人对基层医疗机构敬而远之,宁可“挤”在大医院。

  回到上述新闻,从倡议书中提出的承诺来看,各地已然明晰了医学生返乡就业的痛点所在。但倡议和承诺都只是在“吸睛”阶段,让医学生从围观到停留再到久留,需要各地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福利待遇,完善基层人才晋升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合作,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只有做强平台建设,才能有更多“好医生”愿意留下来。   (刘硕)

广州日报评论A4倡议“摇人”不如待遇留人 刘硕2024-07-04 2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