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力争“三甲” 打造“旗舰”

广州日报 2024年12月26日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围绕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品质医疗、温暖服务、守正创新、协调发展”愿景目标,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充分发挥东莞市中医康复中心的优势,在中医药服务能力、科研教学、健康科普、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梁浩凡表示,在市卫生健康局领导下,医院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抓好安全,确保稳定;抓专科建设,深耕医院品牌;抓医院文化建设,全心服务好职工和患者——这是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快速崛起的根本。

  展望未来,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将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发挥中西医协同优势,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不断加强医院综合救治服务能力建设,争取到2026年达到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更好地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近年来,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受到高度重视,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今年1月到10月,门诊中药煎配服务同比分别增长87.5%和123.8%;住院中药煎配服务同比分别增长30.8%和34%。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了“刘氏毫火针工作室”“刘氏毫火针研究室”,建立毫火针疗法临床教学研究基地。推动院内制剂项目建设,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签订“祛痰化浊方”等五个院内制剂研发服务合同,推进膏方等特色个体化用药加工服务的使用,现有“月子膏方”等11种协定膏方。推行中医日间病房,选定肩周炎、混合型颈椎病、未特指的膝关节病等17个病种试行开展。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极推动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协助(MDT)工作落地实施,不断加强康复科内涵建设,成功入选国家级中西医结合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增加2个病区,开放床位超200张,已成为东莞市最大的康复中心。

  同时,应急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今年成功获得国家二级医院卒中中心认证以及广东省胸痛中心认证。创伤中心通过市级评审。产科、心血管内科顺利通过省中医药局“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验收,产科、心血管内科、骨伤科及中医康复科顺利通过市级重点专科复审验收。

  让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活,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目标。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结合全市“健康副厂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以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五进”活动为载体,加强与企业、学校、社区的联系对接,致力于弘扬和推广中医药文化,让中医更具可信度与开创性,积极创建东莞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就医体验、科研教学稳步提升

  为了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今年7月,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启动全面优质服务项目,围绕“四大目标”,从“院前、院中、院后”三大阶段对患者就诊流程进行全面优化。项目分三批次打造,目前已完成门诊及医技科室打造。

  健康科普成效显著,今年以来,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各类义诊、科普讲座共计67场,累计服务群众8500余人次。开展大岭山中医青年夜校24期、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5场、小小中医体验活动1场,参与师生2700余人次。开展“健康副厂长”系列活动,签约36家重点企业,累计服务企业员工1800余人。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稳步推进科研教学,手足外科获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合作项目1项,心血管内科获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1项。医院获批为广东省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邝群笑护士长等人的《通理九式腹部按摩法》在广东省护士协会中医康复护理分会举办的中医护理技术展示大赛中获三等奖。今年以来,已举办3项省级继教项目、5项市级继教项目,涵盖针灸、中医护理、中医妇科及伤口造口专科护理等领域。护士长李桂玉不仅获得2024年“东莞好护士”称号,还获评广东省“十佳护理科普工作者”。

  在人才管理体系方面,今年,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2名,其中肾病科博士1名、普外科正高级职称人才1名,招聘硕士研究生8名、本科规培生10名。共计派出医生39名、护士21名到省、市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补短板、促提升,提高医护人员整体水平。分别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和第三医院建立联盟,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首席教授何伟团队以及骨质疏松科学术带头人黄宏兴教授团队定期来院指导工作。同时,积极引进一批省级三甲医院专家团队在医院开展日常医疗、教学、科研等指导工作,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力争创“三甲”,打造新标杆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医院荣誉体系,凝聚共识,争取到2026年达到“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现“国考”成绩上台阶。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将进一步深化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和第三医院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三大中心”和重点、特色专科的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医院综合救治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和利用好东莞市中医康复质量控制中心的作用和影响力,组织制定东莞市中医康复相关标准与指南,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医院中医康复的领先地位和品牌号召力。

  以“多学科联合大康复”的理念,推动针灸康复与其他临床专科的融合,形成中西医协作机制,对于脑卒中、骨伤科、妇产科、痛症等患者做到康复早期介入,达到疗效更好、疗程更短的目标,并加强经验总结,支持开展省级以上中医药科研立项和继续教育项目,形成可推广的中西医协同模式和单病种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或诊疗规范。

  在服务方面,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将持续开展全面优质服务项目,推进6S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服务效能提升项目的成果和影响力,努力实现全院职工思想、面貌、态度、医院环境及就医秩序的“五大改变”,打造东莞市医疗服务新标杆。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张志峰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强与高水平省级医院的深度合作,利用好专家团队优势,促进医院专科的内涵建设,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发挥中西医协同优势,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不断加强医院综合救治服务能力建设。

  专题

广州日报东莞新闻DGA9力争“三甲” 打造“旗舰” 2024-12-26 2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