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市大朗医院中心门诊部

东莞市大朗医院改扩建主体工程项目封顶仪式

东莞市大朗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合作共建紧密型医联体签约仪式
今年9月,东莞市大朗医院中心门诊部搬迁升级;到明年上半年,大朗医院改扩建主体工程项目将启用……可以说,大朗医院正以崭新的面貌,实现整体就医环境和医疗设施的现代化,更在医疗服务理念上不断跃升。
以党建为统领、以医院管理为抓手、以专科发展为突破、以科研教学为驱动、以安全生产为底线、以硬件设施为基础、以社会公益为责任、以文化建设为灵魂,大朗医院争创高水平区域三甲综合医院迈出坚实步伐。
提升医疗质量,优化服务体验
2024年,大朗医院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以目标为导向,齐抓共管全力以赴抓好医疗质量提升工作。开设全市首家中医日间病房、开展手术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完善随访制度和流程、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等等,成效明显。
通过一年努力,医院质量管理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质量控制手段更加科学有效,各部门之间协作更加紧密,形成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提升的医疗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医院多项医疗质量关键指标得到明显优化。
大朗医院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打造便捷、温馨的就医体验。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培训、制定《东莞市大朗医院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项目实施方案(2023—2025年)》,有针对性地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痛点。
积极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达100%,住院部普通病区“一站式服务”覆盖率达100%。大力推动义诊进企业、进社区/村,并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认真做好两癌筛查,赢得群众的信赖。在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满意度调查中,排名不断靠前。
为减少患者排队时间,大朗医院大力推动智慧医院建设,实现了门诊住院线上线下医保结算功能、门诊线上支付率超90%,住院在护士站实现病人入院、出院等全部操作。
升级硬件设施,深耕学科建设
走进大朗医院中心门诊部,口腔医疗中心和康复医学中心宽敞明亮,各项医疗设施完备。作为大朗镇今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大朗医院中心门诊部于2024年9月10日揭牌启用,这是大朗镇积极推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切实方便群众就医的一项重要成果。
同在9月,大朗医院改扩建主体工程项目举行了封顶仪式,项目包括加建1栋地下2层、地上7层的新门诊楼,改造旧门诊楼,并配套建设连廊等工程,预计2025年上半年落成启用。完成后不但能够改善现院区就医环境,方便群众就医,同时也能够解决门诊医疗用房紧张问题,极大地提升周边群众的医疗服务水平。
硬件设施全面升级,大朗医院学科建设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2024年,医院成功创建成为广东省创伤中心,更年期保健专科创建市级特色专科。大力推动普外科、呼吸内科、检验科积极申报东莞市重点专科,中医老年病科积极申报省、市中医药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更年期保健科申报省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力争省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大朗医院现已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33项,包括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内镜诊疗等技术开展共计近500例,专科技术水平持续提高,可为大朗镇和周边镇的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拓宽合作渠道,共绘医疗蓝图
近年来,大朗医院积极拓宽合作渠道,跨区域合作共建紧密型医联体。今年7月,大朗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签订了《跨区域合作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协议》,并在10月正式启动。这是在深圳都市圈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卫生健康合作发展推进工作中,东莞第一家与深圳都市圈高水平医院开展跨区域合作共建紧密型医联体的医疗机构。
不仅如此,大朗医院还与大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与怡心园医院共建“东莞市大朗医院—东莞怡心园医院医联体”,在大朗镇内构建了以大朗医院为枢纽,中山七院与大朗社卫中心为内外循环,双轮驱动,“1+1+1+N”的高、中、低医疗资源相互整合、互为补充的镇域医疗新格局。
“人才是第一资源”。大朗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外部引进、内部培养”双驱动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24年,成功引进各类人才共74名,其中高层次人才17人,另通过市卫生健康局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方式,引进4名高层次人才入编。2024年推荐6名高层次人才申请培养项目(申报东莞市医学领军人才1人、杰出青年医学人才5人),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展望未来,大朗医院持续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准的综合性现代化医疗服务;巩固二甲管理成果,做好二甲复评工作,力争高分通过,推动医院向具有学科特色、专注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的高水平区域三甲综合医院迈进。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