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3处基地入选省水情教育名单

广州日报 2024年12月26日 黄健源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健源 通讯员佛水宣、李柏莹)记者昨日获悉,广东省水利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公布了2024年度广东省水情教育基地名单。其中,佛山市3处基地上榜,分别是北江大堤芦苞水情教育基地、马口水文站、桑园围顺德龙江水情教育基地。

  北江大堤芦苞水情教育基地位于佛山市三水区,以北江大堤为依托,向公众普及防洪治水知识。北江大堤芦苞段和芦苞水闸、芦苞水博馆等串联在一起。芦苞水闸始建于1921年,有“华南第一闸”“水上长城”的美誉。目前,芦苞水闸既发挥原有的分洪功能,又实现平枯水期引北江水入芦苞涌,使其成为碧水长流、风景如画的绿色长廊。通过芦苞涌向广州、珠江三角洲河段补水,使广州西部地区水系的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从单一防洪目标向洪水资源化和水资源综合利用转变。芦苞水博馆则是佛山市首个以“水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全面展示了芦苞的水历史和水文化。

  马口水文站始建于1915年,是西江进入珠江三角洲河口区的首个控制站,其技术设备先进高效,被命名为“广东省水文局应急监测训练基地”,也是广东省水文系统新设备、新技术应用示范效应最明显、最成功的水文站之一。2023年,马口水文站被水利部认定为全国第一批百年水文站。作为百年老站,马口水文站历史底蕴深厚,先后建立了水文科普园地、水文知识亲水长廊、水文展览室等,全方位、多层次地普及水知识、水文化及水文发展历史、水文工作现状和重要意义,是中山大学水文实习基地、佛山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实习基地,也是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着力打造弘扬水文化、传承水文明的综合性水情教育科普宣传平台。

  桑园围顺德龙江水情教育基地位于西江支流甘竹溪入口处的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内,工程于1971年动工建设,1974年完工并投入运行。2020年12月8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1届国际执行理事会线上会议公布了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佛山桑园围成功入选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广东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24年,龙江充分利用现有与水文化、水情教育相关的场地和水利设施资源,打造集“水情教育、人文景观、水利文化、精神家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水情教育基地。该基地包括桑园围和龙江水利历史展示馆、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历史展示馆、顺德中心沟围垦历史展示馆以及中共龙江镇委党校。

广州日报佛山新闻FSA9佛山3处基地入选省水情教育名单 黄健源2024-12-26 2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