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一号线后天14时开通 带你抢“鲜”体验“换乘之王”

一环串五区 连通九条线

广州日报 2024年12月26日 李天研

云台花园站站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张洁、史夏伦、黄艳静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通讯员袁彦昌

  广州首条环线地铁十一号线本月28日14时正式开通初期运营,线路途经天河、白云、越秀、荔湾和海珠五个中心区,以“环”为形,勾勒出广州的“城市圈”“交通圈”和“经济圈”。开通初期,十一号线将有14座车站与既有线路实现换乘,是名副其实的“换乘之王”。开通当天,六号线沙河站同步对外运营。

  换乘之王

  14座车站与9条既有线路换乘

  地铁十一号线全程44.2公里,线路途经天河、白云、越秀、荔湾和海珠五个中心区,串起琶洲、金融城、天河北、白鹅潭、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等重点发展板块,以“环”为形,勾勒出广州的“城市圈”“交通圈”和“经济圈”。

  全线共设31座车站,其中换乘站达26座,与广州轨道交通既有的9条线路以及在建或规划的7条线路进行换乘。开通初期,将有14座车站与既有线路实现换乘,是名副其实的“换乘之王”。届时,广州地铁线网将形成“环线+放射线”大都市地铁网络,越织越密的线网将进一步串联起民生和经济,带动城市发展。

  记者了解到,开通当天,六号线沙河站同步对外运营服务,沙河站位于繁华的沙河服装批发商圈核心区域,共设五个出入口,其开通后能方便附近市民的日常出行,更能改善周边商圈的交通环境。

  此外,十一号线广州火车站和广州东站因配合国铁改造需要,无法满足开通条件,届时列车将不停站通过。

  设施便民

  沿线车站均设有公共卫生间和母婴室

  十一号线着重为市民提供智能便捷、温馨舒适的出行体验,并持续打造广州地铁“全龄友好”服务场景。

  智能服务再升级。各站配置了全新升级的智能客服中心,满足乘客即时的票卡处理、自助查询等需求;站厅站台设置了智能咨询终端和可视化求助按钮,方便乘客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全龄友好再深化。十一号线全面覆盖全龄友好服务,沿线车站均设置了母婴室、公共卫生间、第三卫生间等设施,装置了智能客服中心低位服务台、婴儿护理台、哺乳间、洗手池、儿童坐便器、低位洗手盆等便捷设备,为母婴群体和市民出行带来更多便利。各站均设有轮椅坡道、宽通道闸机,重点车站设有大字换乘导向,能更好地解决适老化和无障碍的问题。

  换乘站点再提升。为了更好地与十一号线衔接,既有线换乘站点同步从站容站貌、硬件改造和软装布置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例如,对自动售票机、云购票机、闸机等设备进行改造,优化站厅布局和客流流线;对车站墙面、导向灯箱及形象标识柱等设施进行翻新更换,使乘车环境更舒适,确保换乘服务更加到位。

  搭乘指引

  各站末班车时间不同 出行需留意

  据悉,十一号线采用内外环单一行车交路,全线单程运行时间约75分钟。在正常情况下,环线列车在沿线各站不间断运行。十一号线各站首班车在6:00至6:19之间,每天内、外环各站最后1趟“全程环线运营列车”在21:44至22:56之间发车,在此之后的内环方向列车终点站为赤沙站、外环方向列车终点站为龙潭站。广州地铁温馨提醒,各站末班车运营时间不同,广大市民出行还需多加留意,以免耽误行程。具体首末班车时间可见各站出入口的运营时间标识,也可通过“广州地铁”微信公众号或广州地铁官方APP查询。

  此外,环线运行列车在早、晚高峰过后,部分列车将在龙潭站或赤沙站退出运营服务,遇上退出运营服务列车的市民可耐心等候下一趟列车。

  线路亮点

  环形网络

  全程44.2公里,途经天河、白云、越秀、荔湾和海珠五个中心区,串起琶洲、金融城、天河北、白鹅潭、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等重点发展板块,以“环”为形,勾勒出广州的“城市圈”“交通圈”和“经济圈”。

  换乘之王

  全线共设31座车站,其中换乘站达26座,开通后将有14座车站与9条既有线路实现换乘。

  叠岛换乘

  中医药大学站为地铁十一号线与在建地铁十二号线的换乘站,建设时采用叠岛换乘,即两条不同线路的岛式站台,上下重叠布置,无须设置换乘节点,实现两线之间最短距离换乘。车站设置10部电扶梯,上下直接连通两个站台,实现高效换乘。

  全龄友好

  沿线车站均设置母婴室、公共卫生间、第三卫生间等设施,装置了婴儿护理台、哺乳间、儿童坐便器等便捷设备,方便母婴群体。同时,各站均设有轮椅坡道、宽通道闸机,重点车站设有大字换乘导向,能更好地解决适老化和无障碍的问题。

  搭乘攻略

  票价:单线最高票价5元

  运行时长:全线单程运行时间约75分钟

  行车频率:工作日高峰时段上线28列车,行车间隔5分22秒,低峰时段上线20列车,行车间隔7分30秒;周末高峰时段上线列车24列,行车间隔6分15秒。

  运营时间:各站首班车在6:00至6:19之间。每天内、外环各站最后1趟“全程环线运营列车”在21:44至22:56之间发车,在此之后的内环方向列车终点站为赤沙站、外环方向列车终点站为龙潭站。

  十一号线诞生记

  带动广州市中心向外围地区发展

  1997年6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首通段建成开通试运营,标志着广州正式进入地铁时代。二十多年来,随着广州地铁线网的延伸,越来越多的市民将地铁作为出行首选,地铁线网也面临着巨大的客流压力。

  如何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服务,满足市民对美好出行体验的要求,协助带动广州市中心向外围地区发展,形成密集的产业发展带?参考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成熟经验,建设大运力、多换乘的地铁环线,自然就成了可靠的选择。

  早在2007年,为了配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广州地铁就参与制定了《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深化方案》,首次提出广州地铁线网应该设置环线,初步确定了“环+放射”的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建议以八号线为骨干基础并新建一部分线路组成广州地铁环线。

  时间来到2010年,经过多方专业论证,环线最终确定采用新建一条线路的方式实施,未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体呈“环+十字+放射”状骨架的形式。于是,广州首条地铁环线——十一号线应运而生。

  国家级5A景区设站 寻“最优解”

  据介绍,用地问题是制约地铁施工的第一难题。根据施工计划,十一号线全线需完成征借拆114.5万平方米、管线迁改6973条。

  其中,云台花园站借地区域位于广园中路、麓湖路和横枝岗路交通交会处,是城市干道主要交通要道,交通非常拥堵繁忙,同时也是白云山风景区五成以上游客游览必经之路。白云山风景区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受国家、省、市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的保护,同时也是广州城市名片之一。

  为此,云台花园站选址时避开风景名胜区核心区,但仍处于白云山风景区保护范围的外围保护地带,后报国务院住建部批复后以地下形式设站。

  在车站方案相对稳定后,广州地铁提出施工场地布置结合原有树木位置进行优化,减少树木迁移,并尽可能创新使用绿植围蔽,确保与白云山风景区和谐共处。

  首设叠岛换乘 实现最短换乘距离

  作为“换乘之王”,地铁十一号线既要承担起快速疏导乘客的功能,又要让市民乘坐更加舒适,这就考验建设者们的心思。为了最大限度提升乘客乘车体验,建设者们在车站建设中开展了积极探索,对车站管线布置、车站空间等进行了优化。

  其中,中医药大学站为地铁十一号线与在建地铁十二号线的换乘站,为有效解决平层换乘中多条线路客流拥挤的问题,建设者们在换乘模式上采用叠岛换乘,即两条不同线路的岛式站台,上下重叠布置,无须设置换乘节点,实现两线之间最短距离换乘。车站设置10部电扶梯,上下直接连通两个站台,实现高效换乘。

  在空间施工中,建设者们对公共区的管线进行高度集约的整合布置,站厅层管线设于墙面上部两侧高区,使站厅中部实现无管线无天花空间。而地铁十一号线的站台层管线设于地铁十二号线站台板下管线夹层,站台顶部同样实现无管线空间,最终站厅净高达到8.5米,站台高达4.8米,车站空间高度实现了最大化。

  纪念票同日发售

  十一号线开通纪念票将于开通当天同步发售,限量发行3000套。该套纪念票内含1本票册、2张纪念版地铁一日票和2张明信片,采用国风手绘设计风格,凸显十一号线作为全国首条非遗示范线的文化特色。

  该套纪念票售价100元/套,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琶洲、华师、云台花园、中医药大学、彩虹桥、如意坊、芳村、江泰路、大塘、万胜围10个车站客服中心线下购买,或通过“广州地铁博物馆”微信小程序商城购买。

广州日报要闻A3一环串五区 连通九条线 李天研2024-12-26 2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