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林欣潼 通讯员卢曼玲、石英姿、陈楚敏)12月19日至20日,大湾区读书会(珠三角专场)语文名师工作室教研共同体活动暨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整本书阅读”跨学段课例展示活动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大学城校区举行,超300人次现场参会,14000多人次线上观摩。活动旨在通过高校与中学的联动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构建阅读新生态,共建书香社会。
在“跟帖”任务中探究悟空成长
在高中课堂观摩环节,多位教师展示了课例。其中,广州开发区外国语学校教师吴志波指导学生从《红楼梦》的文辞之美和旨趣之味出发,从书中诗词品读林黛玉和薛宝钗不同的性格和思想。广州实验中学老师项佳佳以“我想留住这样的‘乡土’”为主题开展《乡土中国》的专题探究课,创设了“留住乡土根脉,建设美丽莲塘”的真实情境任务,从现实情境入手,带领学生读懂乡土情怀。
在评课环节,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语文教研员王惠建议,阅读教学要选取小切口,依托文本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佛山大学教授孙琪则指出,导读课的主要目标是“激趣”与教授阅读方法,多给学生创设阅读“支架”,在课堂上进行充分阅读,带领学生把文本读透。
还有多位初中老师展示了有关《西游记》的课例。其中,广州中学老师张方方通过创设“围绕游戏《黑神话:悟空》进行网络跟帖”的情境任务,带领学生运用对比分析法、溯源法等阅读策略,从人生阶段、身份角色和形象特点等方面,深入探究悟空的成长,鼓励学生从孙悟空的成长历程中汲取人生智慧,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师应多研读、多研究
活动中,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丁之境作了“以学生阅读‘小切口’写好素质教育‘大文章’”的主题分享。丁之境强调,阅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教,才能培养会阅读的阅读者?对此,丁之境提出了具体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核心是让学生把书读起来,关键是老师首先要把书读起来。”他认为,阅读体验是基础,分享体验是手段,引发共鸣是指向,唤醒学生读书热情和提升读书质量是目标。教师应多研读、多研究,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