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装上阵 拓宽应用场景

调研团建议:奋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加快形成规模化市场效应
广州日报 2024年05月16日 徐雯雯、方晴、董业衡

   装配氢燃料发动机的运输车

东风氢能汽车

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操作生产设备。

扫码看视频

扫码看专题

  调研建议

  拓宽新能源产业应用领域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广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广州市人大预算委员会委员蔡清伟:

  广州有着很多优秀的新能源企业,广州也有着非常丰富的新能源产业应用场景。从行业政策来说,目前储能行业的落地在广东属于备案制,非常便利,不存在什么政策门槛。广州的工业园、写字楼众多,都是储能落地的巨大市场潜力所在,应用场景的开放将有力拉动广州的产业发展。

  下一步,建议政府部门大力拓宽新能源产业的应用领域,使广州新能源产业的制造企业、科研企业能在更多的场景里让好的技术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也要支持广州企业提升制造能力、科研能力,让更多的新能源企业带着这些能力走出广州、走出广东,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探索与数字技术创新融合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产业招商投资促进会执行会长龚元:

  要促进产业创新升级,一是促进新型储能产业与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相关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应用场景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二是探索新型储能产业与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创新融合,通过数据分析和学习,优化储能系统的运行和管理,预测能源需求、优化能源调度、调整储能装置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成本。

  同时,新型储能设备在电力供应保障、节能减排、能源效率提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满足市场对高效、环保、可靠储能设备的需求,预期将会迎来一轮需求增长。在大规模设备更新趋势下,一批具有领先创新能力的新型储能企业将迎来储能技术及设备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的机遇,为推动产业升级改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多能源贡献。

  培育用户侧对技术的信心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储能研究室研究员宋文吉:

  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经过供应端的源头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条的探索发展,已经出现了新的发展瓶颈。如何在应用需求端、运维管理以及全寿命周期进行通盘规划布局,需要政府发挥重要积极作用。

  具体而言,可通过适当的政策引领,培育用户侧对新型储能技术的信心,引导市场建立利润驱动的商业模式,释放需求潜力,平衡供需矛盾。同时因地制宜,加强对技术白名单的市场供给管理,引导资本对优势技术方案的催化转化进程。此外,还应提前规划新型储能规模化报废退役阶段的行业布局,形成闭环。此外,新型储能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离不开全方位人才的支撑。广州拥有智力资源和高等教育的优势,建议进一步强化高端智库、大学和科研机构、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等在人才培养和供给上的协同效应。

  加快建立用户侧标准

  大湾区光储产业链促进中心主任、中誉电力院院长黄时细:

  广州拥有一批新型储能龙头企业和国家级、省级储能创新平台,产业基础和创新供给能力优势厚实,应积极抢抓全球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机遇,打造新型储能产业高地,有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从地方政策来看,广东、广州的政策目前来看还是有优势的,尤其是尖峰电价差为产业应用提供了市场潜力。从产业链来看,广东尤其是广州、深圳两地的供应链完整,让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具备了基础。另外就是整个广东对光储资源的开发具备了巨大的潜力。建议在政策落地上继续细化,加快建立用户侧的标准,同时促进光储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如建筑、乡村振兴等领域。

  调研现场

  “吃”进氢气和氧气 “吐”出来只有电和水

  2019年3月,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此后,国家对氢能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推进。政策导向下,目前我国的氢能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氢气制备、储存、运输和应用等环节。《广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广州将氢能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点,初步形成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上下游企业高校联合创新

  “领航一号”发动机国产化率超80%

  氢能的利用方法之一,是通过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其中,薄薄的膜电极是氢燃料电池最核心的部件,也被形象地称为燃料电池的“心脏”。

  调研团走进位于广州开发区的鸿基创能,这个我国首家实现膜电极大规模产业化的领军企业,于2018年开始就落户在广州开发区,也见证了广州氢能产业不断发展的脚步。

  “你们的产品有哪些独家功夫和技术优势?目前市场应用如何?”鸿基创能副总经理曾东带着调研团在企业展厅和生产车间里一一解答:“在燃料电池膜电极领域,我们实现了新型低铂高性能膜电极的开发及量产,产品性能、耐久性等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回忆鸿基创能的进步,曾东满是自豪,“自2019年至今,我们的产品已迭代了三次,每平方厘米的总铂金载量从0.35mg降低至0.3mg的同时,功率密度从1.2W提升至1.8W,年产能从10万平方米、50万片增加至60万平方米、1000万片,核心零部件的降本增效对下游的应用推广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在成本极具市场竞争力情况和上下游的通力合作下,目前已有超6000辆使用鸿基创能膜电极的氢能汽车装车并投入使用,总运行里程超过1.8亿公里。

  在位于白云区的云韬氢能生产基地,鸿基创能所生产的膜电极产品就在这里经一道道工序组装成电堆、电池,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

  这就是由云韬氢能自主研发的“领航一号”发动机。在企业展厅里,这款占据“C位”的发动机牢牢吸引着调研团的目光。

  该系列发动机由云韬氢能牵头组建的全国首个氢能创新联合体共同打造,产品序列涵盖60-130kW,能实现低温环境自启动,国产化率超80%,采用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堆,核心零部件已基本实现广州本土替代……当了解到这台发动机的“威水”所在,调研团当场发问:这样的创新联合是如何实现的?

  “‘领航一号’是联合体齐心协力的成果。”云韬氢能总经理杨强回答道,“我们通过汇聚广州氢能上下游企业及高校,围绕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研发和生产,如有效提升质子交换膜的耐久性和性能稳定性,从而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资源,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自2022年5月落户白云区以来,我们在产线建设和研发投入超过1.5亿元,并计划今年继续投入4.5亿元,建设总部生产研发基地、电解水等产线,协助带动产业链上下游15-20家企业落户。”听到杨强此处的介绍,有调研团成员感慨道:“作为联合体的牵头单位,云韬氢能将技术研发成果从高校实验室带到生产一线,其主体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

  打造“终极环保汽车”

  家门口将可坐上本地产“氢能源车”

  “吃”进氢气和氧气,“吐”出来只有电和水,5分钟可补能完毕……在花都东风大道,调研团一行远远就看到一辆蓝白相间的绿牌车稳稳驶来,车身用着深蓝色的字体标注“氢能源”字样,收获了不少回头率,这就是东风日产生产的启辰V“氢境”氢能源车。

  自从1月份在花都开启商业化示范运营以来,该车行驶累计已超5万公里,为企业员工通勤及商家活动接送提供了全新的绿色出行体验。“作为掌握氢燃料电池全技术链能力的少数车企之一,我们突破了整车控制、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电堆全自主等12项关键技术难题,搭载的‘东风氢舟’60kW氢动力平台为自主研发。”据东风汽车研发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史建鹏介绍,该车预计7月份面向花都区市民开放,届时,市民可以真正在家门口坐上本地生产的“氢能源车”。

  在南沙广汽科技馆,调研团队亲身体验了全国首个氢燃料电池轿车全场景规模化示范运营项目——“南沙氢跑”公共出行服务项目。

  在车内,氢能源汽车的安静体验尤为明显。“原因就在于氢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其实氢燃料电池汽车就是搭载让氢气和氧气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电能的燃料电池堆,依靠电动机驱动汽车。”广州南沙氢跑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智向调研团解释,由于使用的是清洁能源,“呼吸的是空气,加入的是氢气,排放的只有水,因此被誉为完全零排放的‘终极环保汽车’。”

  项目启动以来,技术稳定性、市民接受度等情况如何?“通过目前的运营统计,综合驾驶习惯、罐装气压、天气、行驶路况等因素,南沙氢跑所运营的氢能源车辆,最高纪录能跑到900公里,这也是车辆的技术稳定性之一。”陈智告诉调研团,自2023年5月1日正式上线运营以来,累计体验客户达到5.4万人次。根据客户评价来看,不少体验过的客户给出了车辆行驶平稳、安静舒适、动力充足等评价,认为氢能源理念值得推广,也支持和期待未来氢能源车型的国产化。

  行业观察

  破解“用氢难、用氢贵” 需增强供应装备研发

  自2018年开始,从鸿基创能、云韬氢能的相继落户,到近两年来氢能源汽车在南沙、花都的整车应用示范,恰好为广州氢能产业的发展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景: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从场景化探索到商业化运营,从零部件生产到整车产品落地应用,广州初步形成氢能全产业链布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广州实现区域内的上下游产业协同。

  “产业发展前景是向好的,但看起来要面对的问题依然很多。比如氢能源技术优势这么明显,为何好像还和普通市民这样‘遥远’?”“广州发展氢能如何解决氢气来源问题?下一步氢能产业发展又要往什么方向走?”调研交流中,专家抛出一个个“辛辣”的问题。从此次走访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价格不占优势,乘用车价格在70万元以上,物流卡车的整车价格超过百万元。氢能源汽车的推广也面临着加氢不方便、成本偏高等问题。

  曾东分析,主要原因是广州市本地氢源较为缺乏,已有的加氢站数量不足,外地运输方式单一、效率低、成本高,难以供应稳定、经济的氢气;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装备制造产业技术薄弱,也制约了氢能供应。

  云韬氢能研究院副院长鲁亮补充解释道,加氢站设备是加注环节的核心所在,要着力破解“用氢难、用氢贵”,需聚焦高效低成本制氢与跨区域、长距离、低成本氢储运难题,通过强链补链增强氢能供应装备领域企业研发。

  与此同时,调研团发现,现阶段广州市氢能应用主要集中为车辆示范运营,氢能船舶、轨道交通、固定式电站、电解水制氢等场景尚待进一步开拓。对此,曾东认为,“要想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须坚持以政策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持续推动核心产品的成本下降和效能提升,突破产业关键技术的瓶颈,开拓产业应用的范围和领域,加快形成规模化市场效应。”

  可喜的是,调研团队在走访中也了解到,由链主企业广州恒运集团牵头,云韬氢能、武汉氢电等合作伙伴共同参与攻关的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PEM制氢装备技术攻关”已在日前正式启动。

  PEM水电解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中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相比于其他氢气制取工艺,具有能耗低、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高的突出优势。“开发PEM制氢装备攻关,可推动广州本地氢源稳定供应,推动广州市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加快广州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性应用,对于完善广州市氢能链条有重要意义。”鲁亮说。

  调研手记

  新能源 新产业 新动力 新机遇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每一次对新能源的技术突破,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文明的进步。如今,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发生,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培育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便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也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遇和动力。

  动力就来自科技创新。不同于传统的能源资源型产业,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就是科技创新。以新型储能为例,已有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原理和成熟度差异,不同储能技术在性能特点、场地要求和经济成本等方面差异明显。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拉动,我国锂电池规模迅速扩张、成本快速下降、技术不断突破,锂电储能在新型储能技术中一枝独秀。而在氢能行业的发展中,仍然面临需要通过技术攻关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性的课题。比如像鸿基创能,处于产业上游的膜电极产品每一代的技术更新都能直接降低下游氢燃料电池的成本。

  机遇就在于产业需求。一个初生的行业连生产线的需求都和以往不同,这就给已拥有成熟技术的供应链企业提供了机会。如调研走访的蓝海机器人,创业之初是服务汽车生产,因当时光伏产业初起步,国内没有企业能为他们提供专门的物流解决方案。出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创业团队,忐忑又欣然接受了这次机会,从此搭载上光伏产业大发展的春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新型储能行业,产业的成熟在下游催生发展出一批面向用户侧的运营管理服务商,由他们来提供资金用以储能电站的建设、运营维护,用户则提供场地使用储能电站电能。储能电站利用夜间的低谷电价时段进行充电,在白天高峰电价时段进行放电,既使企业用电更有保障,也降低了综合用电成本。服务商则和用户按比例在后续运营中分红。智光电气、融捷能源等企业所生产的储能系统,也通过这样的第三方角色走向全球用户。

  调研团队中,蔡清伟代表所在的广储新能源就是这样的角色。调研期间,记者也走访了广储新能源的运营中心,作为服务商,其建设了监控、能量管理和支付交易三大系统。运营中心的屏幕上,可以清晰看到其下每个项目的实时情况,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实时监测电池组内各个单电芯的状态,同时采集各个储能电站的负荷数据为调度决策作为参考。这正是当下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深度融合,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

  能源转型是革命性转变,需要全社会消费观和消费方式转变。和广大东部地区一样,广州的能源资源总体匮乏,属于典型的能源输入型地区。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庞大的市场、完善的工业链使得广州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优势不在供给侧,而在消费侧。因此,行业始终翘首以盼广州能为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更多机会、拓宽更多场景。

  期待有一日,万家灯火的背后是更多洁净能源注入的“绿色动力”。

广州日报“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一线调研A7“氢”装上阵 拓宽应用场景 徐雯雯、方晴、董业衡2024-05-16 2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