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都市新闻

龙岗村曾氏乡贤集资建楼以租金奖励后裔资助学子

三层小楼里的助学义举

汤南

本文字数:1151

钟落潭镇福龙路60号小楼。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摄

  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 百名记者蹲点社区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汤南)新学年开学在即,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龙岗村在600岁的曾氏大宗祠里,举行了竹山奖学金发放仪式。今年发放奖金4.26万元,表彰和鼓励龙岗村今年考上本科的学子及追远堂曾氏后裔共计35人,激励学生们积极进取,逐梦前行,进一步弘扬重教兴学、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

  曾氏大宗祠位于钟落潭龙岗村,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重建,又名追远堂。据族谱记载,龙岗村曾姓为曾子后裔,追远堂之名出于曾子语“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

  奖学活动当天,获奖学子们在祠堂一起诵读《孝经》《大学》和追远堂家训,启迪心智。此次获奖的35位优秀学子中,除了龙岗曾氏后裔,还有来自钟落潭村、安平村、大源街道石湖村、人和镇民强村,以及增城区、黄埔区的追远堂后裔。

  截至今年,竹山奖学金已经发放33年,惠及了四五百名学子。而鲜为人知的是,在钟落潭镇福龙路的一栋三层小楼,与竹山奖学金息息相关。这栋小楼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延续了33年守望相助的温暖故事。

  8月23日,记者来到钟落潭镇福龙路60号,这栋灰黄色小楼立在街道转角,外观看起来平凡无奇,门面上“竹山奖学基金会”的七个繁体金字,透出这栋小楼的与众不同。

  “那是在1990年前后,龙岗村有一个孩子考上大学,却因为家里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就不想上学了。”龙岗村老年协会资料员曾祥成回忆道,当时,曾氏宗亲知道后,一位名叫曾国华的宗亲说,“在我们龙岗村,孩子考上了大学却读不了,这怎么行”,他便自己出钱资助这个孩子继续读书,完成学业。

  后来,其他宗亲了解情况后认为,这次是解了燃眉之急,但难保以后不会出现类似事情。于是,大家决定集资捐款,成立奖学基金会。

  据曾祥成介绍,1991年,由曾国华牵头,曾氏乡贤集资15万余元,在钟落潭镇福龙路60号买下一块地,建起一幢三层楼房,每层120平方米,用于出租。每年的租金收益用来奖励当年考上大学本科的追远堂曾氏后裔及资助经济困难的学子。

  现在,这栋小楼一楼是销售家纺寝饰用品的商铺,二、三楼则为咨询公司租用。“这30多年来,租户也换了不少,早期还有本村村民租来经营日杂百货。” 曾祥成说,村民们知道所交的租金,是用来奖励、帮助孩子们读书的,他们也很开心,很自豪。

  小楼的顶楼还开办了竹山读书会,继续发扬竹山奖学基金会精神。每逢周日,有退休校长会来这里教孩子们学习甲骨文、国学,以书香润泽少年的心灵。

  “龙岗村历史厚重,文脉悠长,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设有竹山奖学基金、龙岗村励志奖学金。”龙岗村党委委员曾伟星称,村里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旨在激励更多学子刻苦钻研,追求卓越,勇担社会责任,希望他们学有所成时能够反哺家乡建设。

  本系列报道设立读者反馈邮箱(地址:gzzh100@126.com),欢迎提供线索和建议意见。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都市新闻 A6三层小楼里的助学义举 汤南2024-08-26 2 2024年08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