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广东

鞋袜补了又补
却看不得一个孩子失学

教师节来临之际 记者走访全力资助了83位困难学生的化州退休教师吴振贵

关家玉

本文字数:2102

吴振贵(左)向记者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罗树品摄)

这张满是补丁的被单“陪伴”了吴振贵几十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关家玉 

  2017年,省文明办和省教育厅在全省寻找广东“最美教师”时发现:化州市第六中学退休教师吴振贵,从教40多年来一直过着“苦行僧”般的日子。然而,就是这位平时连衣服也舍不得多买一件的老教师,却全力资助了83位困难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昨日,在2024年教师节到来之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前去看望吴振贵时,再次被他的精神力量所折服。

  无私回馈源于年少时被资助的亲身经历

  就在前几天,在化州市六中校园内住了二十多年的小套间内,吴振贵边倒开水边向访客解释:“不好意思,我没有喝茶的习惯,所以家里也没有茶叶。”据熟知他的邻里介绍,为了捐助困难家庭的学生,吴振贵从教以来一直过着“低标”的生活,穿的衣服多数是亲戚的旧衣服,鞋袜也是补了又补。

  说起这些,吴振贵“不以为意”。他说,一瓶饮用水放在小卖部只值两三块钱,但给沙漠中水囊已空的旅人,很可能会救回无价的生命。对困难家庭的学生,吴振贵一直践行“瓶水论”。他的收支记录令人惊讶:2008年工资收入28000元,资助三位大学生和一位中学生用了900元,给四位孤儿2000元,送残疾人十二包大米折合800多元,汶川地震捐款4500元……共支出16300元!所剩的生活费还要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

  20世纪90年代,他和妻子到湛江供电局宿舍区走亲戚,因为衣着简朴,以致小区门卫对他反复盘问。亲戚获悉此事后,在送他的手信外特意夹了一大包“二手衣物”。此后,其他亲戚也纷纷把“二手衣物”送到吴振贵处。从那以后,吴振贵穿的大多是“二手衣服”。“日子能过就行,没啥可讲究的,我和妻子都是教师,就一个孩子花不了这么多,妻子也知道我是看不得一个娃儿失学的!”在访谈中,吴振贵反复提到“看不得一个娃儿失学”,这其实也和他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吴振贵生于化州市中部山区林尘镇的一个贫寒农家,也面临过失学的困境。当时正准备念高二的吴振贵,被父亲要求辍学回家务农,理由是弟弟准备升高一了,母亲也有病,家里实在供不起两个高中生的学费。正当一夜无眠的吴振贵准备接受这一切时,他的班主任却舍不得让这位“学霸”辍学,帮他支付了一年的学费,才让他得以完成高中学业。

  1974年,高中毕业的吴振贵在林尘镇山心小学担任月补贴仅7元的民办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编内的教师。吴振贵还清晰地记得,他当民办教师每月有7元钱的补贴,1975年春开学,他的裤子已穿孔,到学校出纳员处取出当月的7元补助款打算买布做一条裤子。当他领到补助款经过三年级教室时,看见外边坐着三个小孩。吴振贵上前询问得知,三个小孩家里条件不好没钱交学费。吴振贵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们每人2元,到财务室交了学费再去上课。

  2005年,吴振贵获悉同事杨亚胜所带的班中一名学生,因久病的父亲去世且家中负债累累,姐弟俩面临辍学。吴振贵立即回家取钱替姐弟俩交了学费,此后每月还替姐弟俩交伙食费,直到中学毕业。

  2007年8月,吴振贵从电视上看到当年分别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的余钧和考上华南师范大学的陈文杰因为家庭困难没钱继续深造,心里感到难受。次日,他从化州赶到茂名并通过电视台记者联系两位困难生,将身上仅有的500元捐出,同时许诺每月给两位学生寄助学款。电视台记者一再要求他留下单位、姓名、地址,但他婉言谢绝。此后,吴振贵不管家庭开支多么拮据,每月都按时给这两位大学生分别寄去300元和200元。

  据统计,吴振贵从教以来,先后帮助资助了83名困难学生。

  他的人生燃烧着不变的初心

  在吴振贵看来,这辈子有两个人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一个是雷锋,他至今仍清晰记得《雷锋日记》里的绝大部分字句。一个是陶行知,他的那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格言,成为自己教学生涯中不变的座右铭。

  2000年,吴振贵在批发市场无意听到一农民说:“老婆有病无钱医,拉一车瓜到市场卖钱为老婆治病,但因来迟了,瓜批发不出去”。他立马用身上的400多元高价买下这车瓜并分给学校的老师吃。2001年,吴振贵得知化州一中黄则炎老师夫妇去世后,两个残疾儿子生活无着落,便携慰问金上门看望。此后,他每月给黄老师的儿子送上50斤的大米一包,16年共送了9000多斤大米给黄老师的儿子。2004年,吴振贵获悉丽岗镇有一对孩子父母双亡,小小年纪便替别人放牛为生,他立即上门,把一千元善款交给他俩。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吴振贵立即把家中仅剩的3000元寄给茂名市红十字会。在一次义卖赈灾现场,他又向同事借1000元买书送给化州六中和杨梅中学等单位。单位组织捐款时他第一次捐300元,第二次捐200元,前前后后共捐了4500元。

  在一位曾和吴振贵一起出差到广州办事的同事眼里,吴振贵不但行善花钱很“败家”,还是“活雷锋”。从旅馆公交站乘公交车去广州火车站的短短一个多小时里,就见证了吴振贵做了五件好事。这位同事感慨道,很难统计吴振贵这辈子做了多少好事,帮扶了多少人,付出了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一名学生在给吴振贵的信中写道:“我在黑暗中前行感到绝望时,希望有一盏灯给我光明,给我力量,给我希望。您的大爱之举,让我懂得并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伟大的胜似母爱的师爱”。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广东 A10鞋袜补了又补
却看不得一个孩子失学
关家玉2024-09-09 2 2024年09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