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漫长酷热,西瓜是解暑神器,经过井水拔凉的西瓜,有着广寒宫的清凉,蜂蜜的清甜,咬一口,暑气散了,心情美了。瓜好,肚圆,心情好,这样的情景,陪着我们从五分钱一斤的夏天,吃到了现在的五元钱一斤。
儿时,村里不种麦子的人家会改种西瓜。记得村里有一个叫李西华的人擅长种西瓜。三亩田的西瓜地,到了夏天,牵藤绊叶,满田绿色,再结上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就成了全村的“焦点”。等到西瓜快成熟时,李西华就带着一白一黑两条大狗,日夜守在瓜棚里,防备有人偷瓜。有的人家会去瓜棚现买西瓜,高兴之余,李西华也会送上一个小西瓜以示乡邻之谊。越来越多的西瓜成熟了,李西华就用板车拖着西瓜走村串户去叫卖,瓜棚由他的奶奶值守。在20世纪80年代,村民若手中没有多余的现钱,还可以用大米、黄豆、鸡蛋、活鸡来交换。那一幕幕交易的欢乐情景,成了我少年时代深刻的记忆。
天气炎热时,李西华会给每个西瓜盖上青绿的茅草,说能防晒,防爆瓜。盖上茅草的西瓜就像戴上了草帽,圆滚滚的,卧在地里更可爱了。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去婆家,还没坐稳,十九岁的小叔子就跑出去了,过了十几分钟,背回来一大袋西瓜,倒出来有五六个,全部是从田里新摘的,说是盖着茅草长大的,特别甜。
刚吃完一个西瓜,就来了一个要账的汉子,说这袋西瓜小叔子没给钱,是赊的。婆婆赶紧说:“我打算送你家去,你还上门来要?”婆婆说归说,却没有掏出钱来,我先生赶紧把钱付了,还故意露出几张百元大钞,维护了一家人的体面。
后来,只要是夏天回去,小叔子就去赊西瓜,我们买单,变成了一件约定俗成的趣事。
那个时候的西瓜,生长期长,没有施化肥,自然生长,不管什么品种的西瓜,都长得清润翠绿,汁水丰富,清甜可口。
长居一线城市里,从田里到嘴里的西瓜,再也不能直达,需要经过多个环节,西瓜的价钱也因此翻了好几倍,好吃的瓜价格也高。想实现西瓜自由,就是回村里探亲的时候,西瓜还是第一手价钱,物美价廉,大方地跟摊主说:“称五个西瓜,装上车!”
我问过多个摊主,这个西瓜是盖着茅草长大的吗?他们都是一头雾水。不知盖茅草种瓜的方法在何时兴起的,也许只有“70后”还记得种西瓜是需要盖茅草防晒增甜的。
岁月深处,飘浮在村头的朵朵白云,盖着茅草防晒的西瓜地,仍是夏天里最温情的回忆。 (钱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