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本版
  • 往期
  • 分享
  • 客户端
八月 2024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第A4版:评论

改革开路,“桥”见未来

庹亚男

本文字数:708

1988年8月28日,洛溪大桥建成通车。(资料图片)

飞架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杨耀烨摄)

广州第一座跨江人行桥海心桥(苏俊杰摄)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改革攻坚如此,城市建设亦如此。海珠桥、洛溪桥、猎德桥……一座座凌空飞虹连接了珠江两岸,也见证了一段敢拼敢闯的发展史。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穿行于广州并不容易。比如在市中心和番禺之间,就隔着珠江后航道,想去对岸,就得在洛溪、大石、沙溪几个渡口乘船。“老广”回忆,“去一趟番禺光等轮渡就要4小时”。彼时,改革开放给广州城市建设注入了新活力,市场化尤其是生产要素的市场化,为广州打造立体化路网丰富了供给。1988年,洛溪大桥建成通车,这是全国首座采用“以路养路”模式修建的桥梁。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一创举的价值不止于“天堑变通途”,也构成了广州“南拓”战略中重要一环。此后,江湾大桥、解放大桥使得跨江交通由“线”发展成“面”,猎德大桥、新光大桥、南沙大桥则让城市触角伸向更远处。

  将视野拉宽,飞架的桥梁还有更大能量。比如,飞架三地的港珠澳大桥,对构建大湾区互联互通机制、一体化发展格局至关重要;“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成为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在进一步促进湾区城市融合发展的同时,也将深刻改变广州的空间格局,促进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充分流动。

  当然,建“桥”的意义,终究是为了人。满足人民宜居宜业的需求、对高品质公共空间的渴求,这正是发展的价值所在,也是改革的努力方向。广州第一座跨江人行桥开通之际,第一次把桥梁的命名权交给了市民,海心桥由此得名。如今,这座“民心桥”每日平均通行人数达1.4万人,俨然成了广州的新地标。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珠江沿岸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桥梁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崭新篇章里,必将继续书写着广州勇立潮头、改革创新的故事。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改革开路,“桥”见未来 庹亚男2024-08-14 2 2024年08月14日 星期三